閱 : 8617
在我國眾多的信用主體中,企業是主要的信用主體,企業信用建設在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占據主導地位。在我國的眾多企業中,制造業企業是重要的信用需求者和供給者,一方面制造業企業需要得到合作企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制造業企業還需要評估合作企業的信用。
2018年,是舉國上下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三年,也是深化拓展睢寧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為全力配合、助力睢寧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全國企業征信系統以大數據征信優勢為抓手,不斷推動全縣企業立信、守信、用信工作向縱深處開展。
此次“立信、守信、用信”企業授牌活動的舉辦,向社會展示了睢寧縣立信、守信、用信優秀企業,對于提高企業誠信意識,樹立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幫助后進企業追趕先進,形成崇尚誠信、踐行誠信的社會風尚,推動睢寧文明城市建設實現新的發展,凝聚誠信力量,共建誠信睢寧,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與引領效應。
日前,常州某干燥設備有限公司因未依法報批環評文件,被處以罰款,并責令停止建設。根據環保信用評價辦法,目前該企業信用評價得分為1分,信用等級為紅色。因被評為“紅色企業”,企業最近一筆轉貸受到影響。
在全國失信企業處處碰壁。7月26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新出爐的江蘇上半年企業環保信用評價結果顯示,全省參評企業46046家,141家企業上了“失信名單”,其中紅色企業(較重失信)89家,黑色企業(嚴重失信)52家。
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江蘇省生態環境部門與人民銀行、銀監局等建立了協作機制,定期提供評級結果作為金融機構實施綠色信貸的重要依據。在江蘇多地,銀行對紅黑色企業實行一票否決,原則上不予新增貸款。
監督懲戒同時,注重正向引導
多年來,江蘇省在環保信用體系建設方面不斷探索。2013年,江蘇省制定企業環保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及標準,評價結果從高到低分為五色等級,為全國開展環保信用評價提供了典型示范。江蘇省今年1月1日正式實行《江蘇省企業環保信用評價暫行辦法》,沿用五色等級劃分方式,即綠色(守信)、藍色(一般守信)、黃色(一般失信)、紅色(較重失信)、黑色(嚴重失信),同時在評價標準、計分方式等方面做了重大調整。新出臺的評價辦法實行滿分12分的滾動記分制度。根據企業環境行為的惡劣程度、環境影響程度,最少扣1分,最多直接扣滿12分,例如,對因環境犯罪追究刑事責任的類別一次扣12分。
“原來是年度評價方式,周期很長,如果企業產生較為嚴重的失信行為,需要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在環境評價結果中體現。”汪琦介紹,新辦法實行動態評價模式,一項失信記錄產生后,最遲在半個月內就反映到環保信用評價結果上,更好地滿足信用管理的時效性要求。
“環保信用評價,倒逼企業注重保護環境。在監督懲戒的同時,正向引導也越來越重要。”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綠色企業,生態環境部門將優先安排環保引導資金,對紅黑色企業暫停環保專項資金補助。同時,企業要想申請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前提條件之一,就是要成為綠色企業。
完善企業信用評價任重道遠
除了動態評價模式,江蘇省環保信用評價辦法的另一大亮點,是構建了平行管理方式。比如,對流動性較大的建筑企業來說,原來企業在不同地區違規,扣分信息并沒有疊加,企業不太重視,而現在,全省信用評價聯網,企業在不同地區的違規信息會疊加,使流動性企業也不得不重視環保。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對環保信用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江蘇省已建立全省統一的企業信用評價系統。記者點擊省生態環境廳官方網站的“信息公開——環保信用”欄目,可以查詢每個企業的環保信用等級。截至今年上半年,江蘇省參評企業46046家,較2018年增加36%,每天公眾查詢記錄近千條次。企業可以通過企業端查詢信用信息記錄和評級、提出異議等。
經過多年積極探索,江蘇企業環保信用體系實現了規范、及時、動態評價,大幅提高了評價的公開公平公正度,但要完善企業信用評價,仍然任重道遠。
21315全國企業征信查詢系統,查詢企業信用情況,及時彌補因企業失信帶來的不要的損失。中品質協第三方信用評估機構從事企業信用信用15年有余,致力于為企業查詢,企業信用評估和企業信用修復。響應發改委號召積極共建信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