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 : 1795
山東日照五蓮縣教師因體罰學生被納入信用“黑名單”一事近日引發輿論爭議。 據7月11日報道,今年4月29日,因用課本拍打逃課學生,山東日照五蓮二中班主任楊某被學校予以停職一個月、作書面檢查并向當事學生和家長賠禮道歉、承擔診療費、取消評優、師德考核不及格以及黨內警告、行政記過等處分。 近兩個月后,五蓮縣教體局再次下發文件,對該教師追加處罰:扣發楊某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獎勵性績效工資;責成五蓮二中2019年新學年不再與楊某簽訂聘用合同;將楊某自2019年7月納入五蓮縣信用評價系統“黑名單”。 此事引起較大爭議,有人認為當地對涉事教師“處罰過重”。 7月11日,對于涉事教師楊某被納入信用“黑名單”一事,五蓮縣教體局解釋,這是指在當地社會信用等級降級,5年內不得參加評先樹優。 “這是根據上級的文件執行。”一名縣教體局人事科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五蓮縣對全縣事業單位人員進行信用管理,但當地信用體系未并入全國信用體系。 當地報道稱涉事教師“用課本抽打、腳踢”學生 7月10日,五蓮縣教體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責成學校不再聘用(楊某),是指五蓮二中不再聘用該教師,其他學校還是可以聘用。”11日,五蓮廣電網發布新聞稱,此事緣于“五蓮二中2名初三學生上課遲到,被班主任老師楊某責令到教室門口反省,后兩人離開到操場,被老師楊某發現后叫回”。 上述報道稱,在教學樓樓道內,楊某讓學生蹲在地上,用課本抽打、腳踢等實施體罰、批評教育十多分鐘。之后,學生李某家長到校發現孩子臉部、頸部、腿部等多處紅腫,隨即報警。學校方面經調查后對當事老師作出處理,但“對這一處理決定,學生家長表示不服,認為教師體罰毆打學生下手太重,已越過了正規管教學生的底線,按照相關法規應從嚴處理”。 “五蓮縣教育主管部門成立調查組進行深入細致調查后,經黨組會研究,認為這名教師盡管出于管教學生之目的,雖未造成嚴重后果,但無視國家教育法規及上級三令五申嚴禁體罰學生的有關規定,公然體罰學生,對學生身心造成傷害,如不嚴肅處理,難以防微杜漸。”上述報道稱,因此依據相關規定,對楊某作出追加處理。 追加處理決定公布后,輿論認為不再簽訂聘用合同、納入信用“黑名單”等處理過重。 五蓮縣教育主管部門對此作出解釋:教師楊某所犯過錯需要嚴肅處理,但還達不到需將其開除的境地。此處理決定不等于將這名教師開除,其可以重新競聘縣內其他學校崗位。納入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是指在當地社會信用等級降級,5年內不得參加評先樹優。 此前學校及教育部門在處罰文件中均稱楊某體罰學生原因為“學生逃課”,而在上述報道中,原因則為“兩名學生上課遲到,被楊某責令到教室門口反省,后離開至操場”。至于體罰細節,處罰文件中僅是“用課本抽打學生”,上述報道中則增加了“腳踢”細節。 對此,五蓮縣教體局人事科一名工作人員7月11日解釋,“兩人遲到,在教室門口反省,后上課期間離開去操場玩耍,這比原來的‘逃課’更加具體詳細”。目前,日照市教育局督導組已赴該縣督導調查。至于未來是否會對楊某減輕處罰,該工作人員稱“不太清楚”。 涉事教師此前曾受好評 此事引起較大爭議。不少人贊同學校及教育部門處理,認為老師體罰學生觸犯了師德紅線,不能縱容。也有人質疑教育部門“追罰過重”,且“本身逃課就是不對的,老師有管教的責任”。 五蓮縣第二中學官方微信的一則歷史消息中提及,楊某曾獲得該校“十佳巾幗建功崗位明星”,以及縣教育局頒發的“6S”精致化管理示范班級光榮牌匾。據上游新聞報道,五蓮二中官方微信也曾在2017年發布《愛心育桃李 智慧寫人生》稿件,主要就是宣傳楊某。 楊某之前教過的一名學生接受《齊魯晚報》采訪時稱,記得一次考試,有位同學在考場上暈倒,楊老師撥打120后將這位同學背出考場,等待救護車到來。“大家都沒想到瘦弱的楊老師,竟然有這么大的力氣。”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的于海教授認為,當下倡導的“平等師生關系”,已包括了不能暴力對待孩子的內涵,但“體罰學生”在有些地方已經成為習慣;它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還是一個文化問題。因此,體罰不僅要用法律來規制,更要用“師德”來規范,提高體罰學生的法律成本和道德成本。 對于網友爭論的“是否對老師處罰過重”,于海認為,無論是“開除”還是納入征信“黑名單”,應有事先約定的規章制度,讓教師對體罰學生的后果“可預期”。于海說,不能因顧及輿論,對教師過度使用懲罰手段,同時也要避免老師“一次犯錯,終身出局”。 “一旦懲罰無章可循,便不再具有警示意義。”于海稱。 多地將“師德師風”與信用掛鉤 此事引起輿論廣泛討論,與涉事教師被納入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也有關系。 五蓮縣2018年9月1日啟用社會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臺,納入了首批15個部門單位的305項指標。《大眾日報》報道稱,該縣社會信用體系實行千分制考核和動態化管理,設定了1000分的基礎分值,劃分AAA、AA、A、B、C、D六個等級,對信用等級為A+及以上的守信個人實施聯合激勵,使其在貸款、辦公交卡等業務方面均可享受一定的優惠。 “未來,五蓮縣將依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造‘無證明城市’。”該報道稱,五蓮縣將在“兩代表一委員”、干部提拔中使用信用評價結果;在糧油及初級農產品生產、加工、存儲、運輸、銷售等環節,實行信用評價結果準入制度。 根據該縣信用辦公布的“五蓮縣首批失信信息評價項目”,教育領域涉及18項指標,包括“在作業、測驗和考試過程中有抄襲、偽造材料、替考、幫助他人作弊等學術不端行為的”“有償家教等的公職教師”“教師存在違反師德師風行為,影響惡劣受處罰的”…… 對于涉事教師楊某被納入信用“黑名單”之說,五蓮縣教體局解釋,這是指在當地社會信用等級降級,5年內不得參加評先樹優。“這是根據上級的文件執行。”上述教體局人事科工作人員稱,“五蓮縣對全縣事業單位人員進行信用管理,這個信用體系并沒有并入全國的信用體系,納入‘黑名單’是為了取消她五年的評優樹先。” 對此,上海政法學院的章友德教授認為,教師體罰學生顯然是嚴重侵犯學生權益的行為,教師不應體罰學生,早已成為共識。如何更好地對新一批00后、10后學生進行教育,更需要老師們探索。但是,因此將教師納入信用“黑名單”則有待商榷。 事實上,不止五蓮縣,也有其他地方出臺類似制度,將“師德師風”與信用“掛鉤”。 比如,今年4月,福建龍巖市研究出臺《龍巖市教師信用“紅黑名單”管理辦法》,明確建立教師信用“紅黑名單”制度,教師若有規定中包括教學或其他場合有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涉黑涉惡、可嚴重抄襲剽竊、體罰侮辱學生等11種情形之一的,屬于嚴重失信行為,將被列入“黑名單”,五年內不得評先評優、職稱評聘、職務晉升,同時相關信息將通過“信用龍巖”網站向社會公開披露。 201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其中提及,將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著力解決師德失范、學術不端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