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 : 7890
眾所周知,企業信用、機構法人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可以全力推動我國企業征信市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充分調動市場各方的積極性,合理平衡發展、創新與規制的關系,全力推動我國企業征信市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緊扣宏觀政策導向和微觀市場需求,發揮“政府+市場”雙輪驅動優勢,為進一步健全我國信用管理法治體系,培育和完善信用服務機構和信用服務市場,深入推進信用建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在人民銀行各地分支機構備案的企業征信機構130家,資產規模達到85.4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萬多人,僅2019年上半年就對外提供企業信用報告、企業信用評分、企業信用畫像、企業身份驗證等各類征信產品和服務22億次。
數據的采集是企業征信機構的發展源泉。有了全面、實時更新的數據,企業征信機構就能從不同數據繁雜的關系中找到真正的數據價值。隨著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力度的加大和企業信息網絡透明度的提高,人民銀行指導市場化征信機構從不同渠道采集小微企業的工商登記信息、稅務登記信息、使用電力的電表信息、使用自來水的水表信息、海關報關表信息、環保達標信息、勞動用工信息、企業主及其合伙人的不動產和機動車登記信息、企業主及其合伙人的獎懲信息與法院訴訟執行信息等數據,用這些客觀的數據來綜合判斷企業的真實身份、經營管理規模、實力水平。
據21315全國企業征信系統顯示,130家備案企業征信機構中大部分企業征信機構都實現了企業注冊信息、司法判決信息、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的全面采集和實時更新,有的征信機構還通過與政府部門、公用事業單位建立專線,與大的互聯網交易平臺建立數據合作等,采集了800多萬戶企業的進出口信息、400多萬戶企業的稅務信息、300多萬戶企業的商業交易信息等。
對大數據的挖掘、分析能力是企業征信機構的價值所在。在企業征信機構眼里,任何能夠保證數據質量、持續更新的數據都有其應用價值。建立數據與企業信用的邏輯對應關系,通過運用數據模型對企業的信用狀況精準畫像,讓企業在授信融資、商事交易中成為“透明人”。
征信產品的廣泛應用是企業征信機構的發展目標。在人民銀行指導下,市場化企業征信機構開發了征信報告、信用評分、多維度模擬畫像、客戶篩選和定位、信息認證、授信解決方案、貸后監控等各類征信產品和服務,廣泛應用在金融、商貿、進出口、政府行政管理等各個領域和市場推廣、風險篩查、違約監測等各個階段。征信機構與金融機構密切配合,嚴格篩選企業信用不好的歸為企業,讓更多更好的企業展現出來,創造健康的社會價值。
企業征信機構還積極參與行業、地方信用體系建設項目,幫助行業內所有企業建立信用檔案,制定企業行業信用評價標準,完善行業信用關注類名單、黑名單、造假名單等;
21315全國企業征信查詢系統平臺經過15年評估經驗,總結出的一套全方位體現企業信用指數的評分系統。“究鏡”評分主要由企業信用、質量水平、銷售指數、顧客滿意度、網絡調查、技術水平等六項維度構成,通過中心的人工智能系統對各方采集到的大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統計,從而生成一份充分完整的企業數據報告。協助地方政府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智慧化、精細化水平,建立健全信用監管機制,深入了解轄內企業信用狀況,高效引進符合當地產業發展的目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