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 : 2112
近日,2019年京津冀社會企業信用體系協同推進大會在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京津冀信用協同發展由探索階段步入深入開展的新階段。下一步,三地將從守信聯合激勵試點建設、京津冀社會企業信用標準化研究、重點領域守信聯合激勵建設、雄安新區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建設、“京津冀信用科技實驗室”等方面全面開展區域協同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在致辭中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企業信用體系建設作出的一系列指示和講話精神,是加快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京津冀信用合作共建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據悉,自2015年《京津冀社會企業信用體系合作共建框架協議》簽署以來,京津冀三地信用主管部門每年進行工作輪值推進,定期組織召開工作會,研究重點工作、及時交流信用建設經驗,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建設了“信用京津冀”網站,公示三地行政許可408萬條、行政處罰526萬條、統一社會企業信用代碼248萬條;三地共同簽署了《共建“京津冀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合作協議》,積極推動跨部門、跨地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監管;共同簽署了《京津冀地區旅游信用協同監管合作備忘錄》,搭建了京津冀旅游信用信息監管平臺;共同制定了《關于對京津冀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相關失信責任失信主體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等系列文件;聯合一批社會機構舉辦了京津冀征信知識進校園、京津冀十大信用典型案例評選活動等特色宣傳活動。
2019年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下,三地聯合制定了《京津冀守信聯合激勵試點建設方案(2019—2023年)》,提出了到2023年,京津冀地區信用合作機制全面建成,守信聯合激勵政策標準體系一體化全面形成,公共信用信息得到充分共享和有效應用,重點領域信用監管機制全面建立,信用服務網絡及信用服務市場基本健全,覆蓋京津冀地區的守信者受益局面基本形成,對優化區域營商環境發揮重要作用。
京津冀三地信用合作創新成果在會議期間進行了展示,包括北京市公開遴選了一批“北京市信用聯合決策咨詢機構”;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共同簽署京津冀地區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合作協議;京津冀三地聯合支持、社會化運作的,由陽光保險集團、雄安集團數字城市公司、北京銀行、中科院建設的“京津冀信用科技實驗室”啟動建設。
來自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京津冀三地信用主管部門、部分區縣信用主管的負責人,以及三地相關部門、京津冀三地科研機構、信用協會、北京市信用聯合決策咨詢機構、北京市信用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京津冀三地重點信用服務企業和媒體的代表共200余人出席此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