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 : 2120
一、什么是企業信用
企業信用是指在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進行資金結算時,不使用企業資金,也不使用銀承或者商承,也不采用應收或者應付的形式,而是由核心企業開具的“企業信用證”來支付的一種支付工具。核心企業要同時開具一份兌付承諾函或者是兌付協議,以確保其法律責任。
鄭州銀行公司業務部總經理張明艷女士介紹,鄭州銀行采用的是簽訂兌付協議的方式。蜂向公司李鵬總介紹的是采取出具承諾兌付函的形式,而且是標準格式的“企信”憑證。也被融之道的章總稱為“特別提貨權”。承兌函中都要約定兌付的期限。接受企業信用憑證的企業可以持有到期,也可以轉讓給其上游的下一家企業用于支付貨款,也可以到銀行申請貼現,也可以用作保理業務憑證,也可以用作資產證券化打包賣出。
二、企業信用的好處
對企業來說,一是創新了融資方式。企業在貸款、承兌和商業承兌匯票等融資結算方式之外,又創新出一種新融資方式,拓寬了融資渠道。二是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企業利用企業信用去融資是不需要支付成本的,而且還達到了延期支付貨款的目的,同時也節約了資金的使用。三是方便了貨款結算,促進了貿易進行。
對銀行來說,一是獲得了客戶信任。企業信用為供應鏈相關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方便了企業,也增加了對銀行的信任度和忠誠度。因此,也獲得了企業客戶和企業的個人客戶。二是增加了銀行收益。無論是貸款融資,還是企業信用貼現都會增加收益,而且還有其他相關間接收益。三是降低了風險。由于核心企業出具了企業信用,銀行就可以直接向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發放貸款,相關企業可以利用其作為擔保向銀行融資,就相應地降低了風險。四是獲得了新的業務機會。五是降低了集中度風險。由于企業信用的存在,銀行就可以改變以前只向核心企業發放貸款、造成集中度高的現象,從而降低了集中度風險。